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維謀2016.12.17台灣的保育類蝴蝶 與螞蟻共生的小灰蝶

特在今天課程的尾聲,李老師所提到的小灰蝶與螞蟻共生的性是這堂課的壓軸。小灰蝶幼蟲長出各種喜蟻器(密腺和觸手器),藉由費洛蒙以誘騙螞蟻來保護自己,還吃掉螞蟻的幼蟲以壯大自己,長大後也不回饋螞蟻,速速逃離蟻窩,在我看來兩不是共生關係,寄生的小灰蝶應該算是詐欺犯。

世界上已知近5000種灰蝶,其中有超過75%和螞蟻有不同程度的共生現象,但是只有大約200種灰蝶能進一步突破被螞蟻當乳牛般圈養的角色,堂而皇之進入蟻巢內寄生。

分布於台灣全島14002400公尺中海拔山區的台灣淡青雀斑小灰蝶與分布14001800公尺中海拔山區的台灣特有種白雀斑小灰蝶是少數有著巢內絕對性寄生關係的蝶種。每年夏季,雌蝶會將卵單顆產在中間寄主植物的花苞上,孵化後的幼蟲經過約10~20天的生長,白雀斑小灰蝶會長到約4.6毫米,背側及側方會出現許多指狀肉突,第七腹節背方的喜蟻器還生有蜜腺。淡青雀斑小灰蝶幼蟲體型較小,身體呈紅色,喜蟻器除了有蜜腺,特定區域還密生著蕈狀毛。

淡青雀斑小灰蝶發生期為六至八月間,白雀斑小灰蝶出現時間則晚了大約兩個月。淡青雀斑小灰蝶幼蟲是以四種唇形科植物為中間寄主。白雀斑小灰蝶幼蟲的中間寄主植物為龍膽科的台灣肺形草。

淡青雀斑小灰蝶在三齡幼蟲時身上的蜜腺已發育完成,可分泌蜜露,其他的喜蟻器也已發育完全;而白雀斑小灰蝶則一直要到四齡幼蟲喜蟻器才會發育完全。

此時牠們會吐絲降至地面,靜靜等待寄主蟻(家蟻屬)前來將牠們帶進蟻巢,因此被稱為收養期幼蟲;如果不能成功進入蟻巢,牠們會在2~4天內死亡。李老師還特別提到在實驗室內的養的灰蝶雖萬事俱備;缺少螞蟻這道東風,存活率還是比較低。

當家蟻發現淡青雀斑小灰蝶幼蟲時,觸角的頻繁探索會引發分泌蜜露供家蟻取食,這是小灰蝶幼蟲所佈下的誘餌。緊接著幼蟲會將身體向背方慢慢拱起(稱為「擴胸行為」),這個動作會促使家蟻探索並咬住幼蟲胸部、帶回蟻巢。昆蟲學家普遍認為,小灰蝶幼蟲會分泌類似螞蟻用以辨識幼蟲的費洛蒙。

小灰蝶幼蟲在進入蟻巢後,肥嫩多汁的家蟻幼體期便成為小灰蝶幼蟲餐點。
終齡幼蟲在吃完最後的晚餐之後,開始偷偷地向蟻巢出口處逼近,然後選擇一個
最有利的位置化蛹,以便成蝶羽化時,用最快的速度離開蟻巢。因為羽化後便沒有「喜蟻器」這個的防護罩,螞蟻一發現有異狀時,會連本帶利的討回吧!

我只能說因為小灰蝶屬於一年一代的繁衍方式,非要這種「智慧型的犯罪」才能確保牠們世代繁衍。

(資料來源: 仁美國小蝴蝶教學網 螞蟻養蝴蝶 撰文/詹家龍

          蟲之杜鵑—小灰蝶與螞蟻之共生關係 作者:賴昱劭 賴櫻文)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維謀-蟬的生態研究 (蟬兒你是哪個合唱團)

台灣全年都有成蟬出現,數量多集中在4~9月,這時全島幾乎可聽到蟬的鳴叫聲。我常聽到蟬兒們「百家爭鳴」,像是有節奏感的齊唱,有時走到另一處又是一個不同的合唱團,抬頭一看、又遍尋不著蟬的芳蹤,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一個合唱團在唱啊?蟬的分類上也是很複雜,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全世界的蟬已記錄2000多種,台灣已記錄的種類有2159種,不過台灣和中國對蟬的研究只針對特定種類會吃掉或危害人類的經濟作物(如甘蔗、稻作和果樹)的蟬,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草蟬、葉蟬類和紅脈熊蟬,就被研究的很透徹,就許多資料可搜尋,甚至還有應付牠們「防治法」(殺蟲機制)

要觀察蟬不像觀察蝴蝶,我曾參加蝶會的賞蝶活動,由於蝴蝶的食性較專一,通常只要在適當的季節,先找蝴蝶的蜜源植物,就容易覓得蝴蝶的芳蹤,但蟬的成蟲取食一半無專一性,比較不容易利用認牠們的食物來源的方式來「找蟬」,幸好牠們會發出聲音,讓我們在牠們的求偶季節能夠藉著聲音找尋芳蹤。

陽明山國家公園推薦了幾個園區內適合觀察蟬的地點:
地點一:陽明公園                       時間:盛夏的7
蟬的種類:有蟪蛄、小蟪蛄、青面姬春蟬及薄翅蟬,蟪蛄和小蟪蛄
觀察小叮嚀:
1.)蟪蛄和小蟪蛄很像,小型蟬,身體略扁平,具良好保護色,體色為黑色、橄欖綠混合,身體及前翅覆蓋銀灰色鱗毛,前翅具有雲狀翅斑。蟪蛄體型較大,主要由前翅的翅端的斑紋來分辨,二種叫聲相近:嘶---------- ----------
2.)薄翅蟬是中型蟬,體色為綠色或橙色,身體無其他斑紋,頭部外緣二複眼間有一條黑色斑紋為其最大的特色,叫聲為ㄐㄧ---------- (連續的長聲)。
3.)青面姬春蟬是小型蟬,身體瘦長,體色為橄欖綠及淡褐色,叫聲為連續ㄍㄧㄍㄧ ㄍㄧ聲
白天很容易可在樹上觀察到蟪蛄、小蟪蛄、薄翅蟬及青面姬春蟬,晚上在園內的樹幹上很容易觀察到這幾種蟬正在羽化,約晚上7點開始,陸續可以找到正在羽化的蟬。

地點二:2夢幻湖停車場至夢幻湖步道       時間:約在67
蟬的種類: 陽明山暮蟬-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最具代表性的蟬,
觀察小叮嚀:
陽明山暮蟬,大型蟬,身體為暗褐色及綠色斑紋組成,是很好的保護色,體型大體色斑紋變異大、數量多,很容易觀察到,叫聲為:汪--- ------(音量由大漸小,約停5秒再鳴叫),會固定在傍晚及黎明鳴叫,所以稱作暮蟬。(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台灣國家公園)


很可惜這一堂介紹蟬的課上完已經是秋天,過了賞蟬的季節,期待明年夏天的來臨將陳老師教我們的知識『學以致用』。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20161001維謀-天溪園野外觀察

  天溪園野外觀察,我跟隨的是陳王時老師的腳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灰鶺鴒,回家後趕緊翻開生態課程覓得的寶典「台灣常見100種鳥類」,果然在第63頁發現牠的身影!由於是圖鑑,有清晰的圖片卻沒有牠鳴叫的聲,只好問『谷哥』。

灰鶺鴒,屬鶺鴒科,冬候鳥,身形纖長,頭至背大致為鼠灰色,胸至腹部為黃色,腳黃褐色,冬天常見於中低海拔的山澗溪流及水域附近,喜歡在水域或潮濕的地面活動,偶爾會停佇於電線上,停棲時會不停上下擺動尾羽,飛行呈波浪狀,並同時發出「唧、唧、唧」叫聲。(資料來源:灰鶺鴒-新店平廣橋下 YouTube灰鶺鴒 叫聲的影片20131126-上傳者:bfpeng),從這裡可以聽到他的歌聲,真是太棒了!

之後又找到自然系圖鑑Online的資料,讓我對灰鶺鴒有更深入的了解-鶺鴒科是種類繁多的族群,一般鶺鴒科鳥類喜歡棲息在水邊,尾巴是上下擺動。鶺鴒科的鳥類,走起路來喜歡陡動身體。灰鶺鴒和黃鶺鴒極為相似,最大不同在於灰鶺鴒前腳是黃色,而黃鶺鴒的腳卻是黑色的。白鶺鴒,是台灣普便見到的鴒鳥,喜歡在河邊沼澤邊覓食,白鶺鴒能快速的在河邊行走,平地時則上下擺動,飛行路線成波浪狀。「台灣常見100種鳥類」圖鑑中卻見不到黃鶺鴒的蹤影,不知原因為何?

以下摘錄自然系圖鑑Online對鶺鴒科的定義
科別: 鶺鴒科
屬別: 鶺鴒屬
鳴聲: 飛行時常隨著振翅節奏發出清亮的「唧唧、唧唧」鳴叫。
別名: 牛屎鳥仔(台語對鶺鴒類的統稱);古又名:脊令、連錢、雍渠、雝渠、雪姑、錢母。
身長(公分) 18
食性: 節肢動物
棲地: 房屋、電纜線、林園、溪澗
遷徒狀態: 普遍冬候鳥
群聚性: 單獨
飛行:呈波浪狀飛行。


由牠的群聚性特形來看,我算是幸運的,單飛的鳥的確比較難觀察的到,群聚性的藍鵲、鷺鷥就顯得「大眾化」了些。在天溪園巧遇的灰鶺鴒也是「在水一方」,正是符合牠喜歡棲息在水邊的習性。

0160924維謀-環境教育課程 世界因你而改變

這著暑假,我讀了「我是馬拉拉」這本書,馬拉拉是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獲獎時年僅17歲,成為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勇敢的17歲女孩,面對著槍口卻仍然挺身說出:「要為這些不能上學的小孩發聲!」「一個孩子,一個老師,一本書,一支筆可以改變世界。」馬拉拉說。我相當佩服馬拉拉的勇氣,相較之下,十二歲的我,有時在課堂上連舉手發問的勇氣都沒有!

邱老師今天讓我們看的影片是一個叫鈴木瑟玟12歲的加拿大小女孩,在1992年,她自己籌錢到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在聯合國的地球環境高峰會上,發表演講,讓與會的各國首領大為感動,並在全世界廣為流傳。鈴木說:「用我們每個人的力量來改變世界吧!」

這兩位都是令人敬佩的女生,勇敢挺身發言提醒世人,馬拉拉幫無法受教育的伊斯蘭女性發聲,鈴木則代替無法發聲的生態環境發。

可是現在20年過去了,已經是一個兩歲孩子媽媽的鈴木瑟玟,再度到里約,她說:「一切都沒有改變。」,不知道二十年後的馬拉拉會不會說著相同的話。

二十年後的我們如今強烈感受環境變遷所帶來的極端氣候變化,全球五大洲不時可見天災,傷亡慘重,科學家們也相繼發出警訊。今年是史上最熱一年,每月均溫屢破歷史紀錄。科學家指出,全球均溫比工業化以前整整高出攝氏一度,十年內可能再多○.五度,本世紀中預計比近三百年前多出兩度。

在經歷了4年的談判之後,世界17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於去年1212日在巴黎達成歷史性協議,以改變化石燃料作為世界經濟主要驅動力的狀況。該協定主要目標是在未來數10年內,約束簽署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本世紀末地球升溫的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且盡可能控制在1.5度內。


人類不斷尋找地球以外的星球以拓展人類的生活空間,始終找不到更適合的,其實只要好好與環境共存,環境就能和我們「長治久安」,和平共存。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維謀-蜻蜓的生態觀察

基隆有座秋紅湖,200610月,有一位鳥友秋寒煙先生在這裡發現了三種台灣新紀錄種的蜻蜓-長尾蜻蜓秋紅蜻蜓黑翅蜻蜓,讓這個池塘聲名大噪,因此取名為「秋紅湖」。原本秋紅湖是鄰近社區開發時堆置土方後形成的堰塞湖,沒有名字,許多鳥友從2006年開始在這裡記錄到許多蜻蜓和蛙類,生態豐富。基隆鳥會秋寒煙先生於2006925日拍攝焰紅蜻蜓時,收到女兒發生意外的消息,後來被告知自己當時拍到蜻蜓不是焰紅蜻蜓,而是新紀錄種長尾蜻蜓。秋寒煙先生又發現另一種台灣新紀錄種 (中國大陸叫大陸秋赤蜻),並將「秋紅蜻蜓」做為牠的台灣地區中文命名
基隆鳥會總幹事沈錦豐表示,深溪路這個湖形成的歷史只有10年左右,沒有一個大家通用的湖名,而今年秋天,這個水池很紅,又是「秋紅蜻蜓」的發現地,建議將這個湖取名為「秋紅湖」,巧合的是秋寒煙的去世的愛女名字正叫做「秋艷紅」,也讓秋寒煙覺得這個巧合是他們父女間的連結,所以他一直守護著秋紅湖。

資料來源:ETtoday東森新聞雲》2013319)

今天上這堂課讓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這個蜻蜓命名背後的感人故事,回家後就立刻跟我的家人分享,媽媽聽了之後也直說,一定要找一天去探訪「秋紅湖」。

上星期日我和家人首次到新店的小粗坑參加台北蝶會的賞蝶活動,早上九點鐘左右,就有兩隻黑鳶在空中盤旋,昨晚下過雨的次日,路上有許多被車壓過的非洲蝸牛,還有在水泥路面上紋風不動的蝴蝶,原來牠遭到意外事故,是「動彈不得」。再走個幾步,一尾赤尾青竹絲也無法再威風凜凜的吐著舌信,不知遭受甚麼意外,部分腸子外漏,但身形還是很完整,開詩有小螞蟻在牠身上爬來爬去,有位姊姊為牠蓋上了枯葉願小青安息。希望開車或騎車的人經過住這條小徑時能放慢速度,不要讓這些無辜的動物們「措手不及」而「命喪黃泉」。

雖然主題是賞蝶,卻發現蜻蜓比蝴蝶要來的為數眾多。我們帶著訂閱巧連智所贈送的捕蝶網,比起蝶會老師們的捕蝶網,真是小巫見大巫,這裡的蜻蜓比蝴蝶好捕捉,加上剛上完蜻蜓生態觀察的課,再比對隨身帶著圖鑑,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鼎脈蜻蜓、短腹幽蟌、脛蹼琵蟌、金黃蜻蜓、廣腹蜻蜓、善變蜻蜓、中華珈蟌,是在小粗坑可以見到的蜻蜓,這次我看到鼎脈蜻蜓和善變蜻蜓,證明這裡的水域乾淨,因為蜻蜓是重要的環境指標。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2016/06/18/維謀-螢火蟲的攝影觀察小撇步

第一次參夜間觀察,是四年前在三峽鳶山步道賞螢火蟲,當時還沒有參加過生態課程,只是聽說四、五月時晚上到水源乾淨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螢火蟲;跟著媽媽住在三峽的友人,沒有解說老師的陪同,傻傻的帶著一隻手電筒,當做飯後幫助消化的散步。三三兩兩的人群發出驚訝聲:「這裡有螢火蟲!」,「這裡也有螢火蟲ㄟ!」,然後就是小朋友在陰暗的林子裡用手電筒彼此照來照去,還不曉得台灣有七十多種的螢火蟲,而全世界竟然有兩千三百多種。

前年,班上同學臨時在群組邀請參加貓空的夜間觀察,就是很不同的經驗了,因為我也陸續參加在南投梅峰農場的夜間昆蟲觀測查(蛾類為主)及桃米村的蛙類觀察。在貓空的夜觀雖然前來參加的人數有四五十人,由於大家都是對生態觀察野興趣,有志一同的在相約的地點集合,也都盡量保持安靜,多數人都準備了紅色玻璃紙包手電筒,除非有照路的必要,都會主動把手電筒熄滅,我看到了為數不多的螢火蟲、蛙類和蛇,也嚐了野外求生時可以拿來補充水分的腎蕨滋味!

陳老師這堂課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如何從照片去計算螢火蟲的數量以及區分同一區域內,同一時間出現的不同螢火蟲種類(飛行路徑及軌跡),所以當我上網搜尋有觀螢火蟲的圖片時,觀看的心情有更不同了,覺得自己化身為柯南,不由自主會去追蹤圖面上螢火蟲的飛行軌跡,判斷牠們的數量,路徑,有多少種類,而不是傻傻的屬著光點數。

我是喜歡自己動手畫圖,畫圖前要好好詳細的觀察,這堂課陳老師用三個橢圓形當作昆蟲的頭、胸、腹,在用斜線將胸區分為前、中、後三部分,然後分別將足部與對翅標示出,簡單易懂;對於昆蟲以外觀、顏色的命名方式,更讓我學到知識的活用,不要死背。

另外,公、母螢火蟲的外觀判斷,雄蟲有兩節發光器,雌蟲僅一節;在台灣雄蟲有大眼睛,母蟲則因前胸背板像前突起而遮蔽部分眼睛而讓看起來眼睛較小;雄蟲可以飛行,雌蟲不能飛行,所以捕捉到在飛行都是雄蟲,但觀察時要留意不要踏到草叢中的母蟲。


今年暑假我報名了兩個有觀生態觀察的營隊,一個是在關渡自然公園的「濕地觀察家」以及高雄科工館在南投內湖國小舉辦的「小小森林觀察家活動」,我將會學以致用,將生態課所學的知識、正確的觀察態度與行為,在活動中充分運用。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資料來源: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環境資訊中心;【台灣山國誌】雲霧帶的幽歌 台灣森林保育)

台灣位在北緯約22°~25°之間,全世界相同緯度附近的區域多為沙漠,但因為海洋帶來的水汽,只有台灣和雲南、緬甸交界處一帶是屬於相對溫暖多雨的森林生態系。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碰撞帶,板塊的移動造成台灣多樣化的地形以及頻繁的地震。地形多變,造就多樣化的環境,從低海拔的平原、丘陵,以至於較高海拔的山地,提供許多不同生物棲息的空間,加上山勢高聳,隨著海拔變化分布著不同的生態系,在台灣山地更可見到北半球的不同生態系的縮影垂直分布於各海拔高度。

從時間依序來說,台灣森林的人為開發,始於原住民、漢族低度利用(例如泰雅族人遷移之初必種植生長快速的桂竹筍,便利其日後食、衣、住、行、育、樂之用)

相思樹— 日治時代,因應燃料和水土保持,日本人在低海拔的低區造林,相思樹林逐漸的遍佈全台灣,後來天然氣慢慢取代炭薪材,相思樹不再受到重視。由於相思樹的種子需要開闊地才會發芽,茂密的樹林下幾乎找不到它的小苗,原本埋藏在土中的楠樟林種子便趁虛發芽。相思樹的生命大約120歲,當它們逐漸老死,底下的樟楠林樹苗便竄起取代,由於相思樹缺乏小苗,所以相思樹林逐漸變成樟楠林,恢復原有的樟楠林景觀。

柳杉— 日本人非常喜歡柳杉優良的材質且生長快速,因此大量引進到台灣,然後砍伐樟殼林來種植柳杉。單單由柳杉所形成的“純林”,層次非常單調,可以提供生物棲息、覓食的環境不多。柳杉林裡面的蛇、老鷹等鼠類的天敵數量變少,松鼠、飛鼠們所受到的生命威脅降低,所以數量開始不斷的增加。不過,由於這裡缺乏殼斗科、樟科等植物,大量增加的松鼠、飛鼠找不到食物,於是開始吃起柳杉的樹皮。所以許多柳杉的樹梢及樹皮常常被環狀啃食,樹頂因枯死。柳杉下無小樹苗生長,研判柳杉無法繁衍下一代,假以時日,可能樟科植物又會復現。

相思樹、柳杉林與樟楠林間的競爭與消長,好像在告訴我們無法「人定勝天」,大自然有用他的力量與人拉鋸,失敗或自食惡果的往往是人類。

油桐— 另一種日治時代引進的外來樹種就是油桐,油桐繁殖力強,生長非常快速,三年就長成大樹,所以又稱為「三年桐」。油桐原產於中國長江流域,種子可用來榨桐油,用於塗料與油漆工業中。台灣大量引進始於1915年,當時想以油桐的高經濟價值替代樟木,而將原生相思樹悉數砍除,迫使台灣人在台中、南投、高雄及屏東栽種木油桐,在苗栗栽種油桐,做為軍事、民生用材。

後來,日本家具市場需要大量梧桐木,台灣人便一窩蜂種植梧桐,不料感染了簇葉病,加上需20年才能採收,於是投機的林農民便改種三年可收成的油桐,仿冒梧桐出售,最後乏人問津。沒了經濟價值,油桐在丘陵地無止盡的蔓延,影響了其他樹種的生長。客家人為了生態平衡,才會「斬桐樹,種木耳」,疏伐並加以應用。目前如何遏止油桐的蔓延是政府及生態保育人士關切的一大課題。

一直要到一九九一年,政府才正視森林對國土保安的重要性,宣布台灣從此禁伐所有的天然林。根據民間團體「地球公民協會」的調查,從國民政府來台,一直到禁伐令公布為止,台灣林地的砍伐面積,總計高達三十二萬餘公頃,等於是三座玉山國家公園的大小。

季風帶來雨水,使台灣免於成為沙漠,但也因特殊的地質,讓我們清楚涵養水源的重要性。林玉琴老師說:「森林是大地的皮膚」,確實如此,皮膚保護我們的肌肉與骨骼,如同森林保護我們的大地,小創傷還能忍受,治癒;一旦傷口過大,就會危及生命。

莫拉克風災所就是大地的反撲。今年的寒假,我在高雄科工館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土石流劇場,透過立體音像傳播有相當逼真的感受,當時身處那個環境的人該是多麼恐懼!。


當大地無法再默默沉承受痛楚時,就會向我們發出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