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維謀-蟬的生態研究 (蟬兒你是哪個合唱團)

台灣全年都有成蟬出現,數量多集中在4~9月,這時全島幾乎可聽到蟬的鳴叫聲。我常聽到蟬兒們「百家爭鳴」,像是有節奏感的齊唱,有時走到另一處又是一個不同的合唱團,抬頭一看、又遍尋不著蟬的芳蹤,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一個合唱團在唱啊?蟬的分類上也是很複雜,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全世界的蟬已記錄2000多種,台灣已記錄的種類有2159種,不過台灣和中國對蟬的研究只針對特定種類會吃掉或危害人類的經濟作物(如甘蔗、稻作和果樹)的蟬,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草蟬、葉蟬類和紅脈熊蟬,就被研究的很透徹,就許多資料可搜尋,甚至還有應付牠們「防治法」(殺蟲機制)

要觀察蟬不像觀察蝴蝶,我曾參加蝶會的賞蝶活動,由於蝴蝶的食性較專一,通常只要在適當的季節,先找蝴蝶的蜜源植物,就容易覓得蝴蝶的芳蹤,但蟬的成蟲取食一半無專一性,比較不容易利用認牠們的食物來源的方式來「找蟬」,幸好牠們會發出聲音,讓我們在牠們的求偶季節能夠藉著聲音找尋芳蹤。

陽明山國家公園推薦了幾個園區內適合觀察蟬的地點:
地點一:陽明公園                       時間:盛夏的7
蟬的種類:有蟪蛄、小蟪蛄、青面姬春蟬及薄翅蟬,蟪蛄和小蟪蛄
觀察小叮嚀:
1.)蟪蛄和小蟪蛄很像,小型蟬,身體略扁平,具良好保護色,體色為黑色、橄欖綠混合,身體及前翅覆蓋銀灰色鱗毛,前翅具有雲狀翅斑。蟪蛄體型較大,主要由前翅的翅端的斑紋來分辨,二種叫聲相近:嘶---------- ----------
2.)薄翅蟬是中型蟬,體色為綠色或橙色,身體無其他斑紋,頭部外緣二複眼間有一條黑色斑紋為其最大的特色,叫聲為ㄐㄧ---------- (連續的長聲)。
3.)青面姬春蟬是小型蟬,身體瘦長,體色為橄欖綠及淡褐色,叫聲為連續ㄍㄧㄍㄧ ㄍㄧ聲
白天很容易可在樹上觀察到蟪蛄、小蟪蛄、薄翅蟬及青面姬春蟬,晚上在園內的樹幹上很容易觀察到這幾種蟬正在羽化,約晚上7點開始,陸續可以找到正在羽化的蟬。

地點二:2夢幻湖停車場至夢幻湖步道       時間:約在67
蟬的種類: 陽明山暮蟬-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最具代表性的蟬,
觀察小叮嚀:
陽明山暮蟬,大型蟬,身體為暗褐色及綠色斑紋組成,是很好的保護色,體型大體色斑紋變異大、數量多,很容易觀察到,叫聲為:汪--- ------(音量由大漸小,約停5秒再鳴叫),會固定在傍晚及黎明鳴叫,所以稱作暮蟬。(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台灣國家公園)


很可惜這一堂介紹蟬的課上完已經是秋天,過了賞蟬的季節,期待明年夏天的來臨將陳老師教我們的知識『學以致用』。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20161001維謀-天溪園野外觀察

  天溪園野外觀察,我跟隨的是陳王時老師的腳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灰鶺鴒,回家後趕緊翻開生態課程覓得的寶典「台灣常見100種鳥類」,果然在第63頁發現牠的身影!由於是圖鑑,有清晰的圖片卻沒有牠鳴叫的聲,只好問『谷哥』。

灰鶺鴒,屬鶺鴒科,冬候鳥,身形纖長,頭至背大致為鼠灰色,胸至腹部為黃色,腳黃褐色,冬天常見於中低海拔的山澗溪流及水域附近,喜歡在水域或潮濕的地面活動,偶爾會停佇於電線上,停棲時會不停上下擺動尾羽,飛行呈波浪狀,並同時發出「唧、唧、唧」叫聲。(資料來源:灰鶺鴒-新店平廣橋下 YouTube灰鶺鴒 叫聲的影片20131126-上傳者:bfpeng),從這裡可以聽到他的歌聲,真是太棒了!

之後又找到自然系圖鑑Online的資料,讓我對灰鶺鴒有更深入的了解-鶺鴒科是種類繁多的族群,一般鶺鴒科鳥類喜歡棲息在水邊,尾巴是上下擺動。鶺鴒科的鳥類,走起路來喜歡陡動身體。灰鶺鴒和黃鶺鴒極為相似,最大不同在於灰鶺鴒前腳是黃色,而黃鶺鴒的腳卻是黑色的。白鶺鴒,是台灣普便見到的鴒鳥,喜歡在河邊沼澤邊覓食,白鶺鴒能快速的在河邊行走,平地時則上下擺動,飛行路線成波浪狀。「台灣常見100種鳥類」圖鑑中卻見不到黃鶺鴒的蹤影,不知原因為何?

以下摘錄自然系圖鑑Online對鶺鴒科的定義
科別: 鶺鴒科
屬別: 鶺鴒屬
鳴聲: 飛行時常隨著振翅節奏發出清亮的「唧唧、唧唧」鳴叫。
別名: 牛屎鳥仔(台語對鶺鴒類的統稱);古又名:脊令、連錢、雍渠、雝渠、雪姑、錢母。
身長(公分) 18
食性: 節肢動物
棲地: 房屋、電纜線、林園、溪澗
遷徒狀態: 普遍冬候鳥
群聚性: 單獨
飛行:呈波浪狀飛行。


由牠的群聚性特形來看,我算是幸運的,單飛的鳥的確比較難觀察的到,群聚性的藍鵲、鷺鷥就顯得「大眾化」了些。在天溪園巧遇的灰鶺鴒也是「在水一方」,正是符合牠喜歡棲息在水邊的習性。

0160924維謀-環境教育課程 世界因你而改變

這著暑假,我讀了「我是馬拉拉」這本書,馬拉拉是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獲獎時年僅17歲,成為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勇敢的17歲女孩,面對著槍口卻仍然挺身說出:「要為這些不能上學的小孩發聲!」「一個孩子,一個老師,一本書,一支筆可以改變世界。」馬拉拉說。我相當佩服馬拉拉的勇氣,相較之下,十二歲的我,有時在課堂上連舉手發問的勇氣都沒有!

邱老師今天讓我們看的影片是一個叫鈴木瑟玟12歲的加拿大小女孩,在1992年,她自己籌錢到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在聯合國的地球環境高峰會上,發表演講,讓與會的各國首領大為感動,並在全世界廣為流傳。鈴木說:「用我們每個人的力量來改變世界吧!」

這兩位都是令人敬佩的女生,勇敢挺身發言提醒世人,馬拉拉幫無法受教育的伊斯蘭女性發聲,鈴木則代替無法發聲的生態環境發。

可是現在20年過去了,已經是一個兩歲孩子媽媽的鈴木瑟玟,再度到里約,她說:「一切都沒有改變。」,不知道二十年後的馬拉拉會不會說著相同的話。

二十年後的我們如今強烈感受環境變遷所帶來的極端氣候變化,全球五大洲不時可見天災,傷亡慘重,科學家們也相繼發出警訊。今年是史上最熱一年,每月均溫屢破歷史紀錄。科學家指出,全球均溫比工業化以前整整高出攝氏一度,十年內可能再多○.五度,本世紀中預計比近三百年前多出兩度。

在經歷了4年的談判之後,世界17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於去年1212日在巴黎達成歷史性協議,以改變化石燃料作為世界經濟主要驅動力的狀況。該協定主要目標是在未來數10年內,約束簽署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本世紀末地球升溫的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且盡可能控制在1.5度內。


人類不斷尋找地球以外的星球以拓展人類的生活空間,始終找不到更適合的,其實只要好好與環境共存,環境就能和我們「長治久安」,和平共存。